專業新竹電木雷射雕刻推薦,兼顧精度為您的產品質感加分
世弘壓克力有限公司,自民國七十六年一躍而起,矢志成為壓克力製品加工及成型製作的頂尖高手。每一個我們創作的產品,都蘊含著我們對「用心服務、技術服人」精神的堅守與熱情,這也是我們以誠實互助的經營理念,穩定地築起成功的基石,贏得各行各業的一致好評與信任。
民國八十八年,我們嶄新的工廠誕生,我們迅速投入壓克力在電腦通訊、光電周邊產品等3C產業製品元件的開發與生產。世弘壓克力不僅借鏡電子大廠的協助,更引進雷射切割機、CNC立體彫刻機、電腦數控彫刻機及鑽石刀修邊機等頂尖精密設備,一鳴驚人地進軍廣告和電子產業。
今日的世弘壓克力,憑藉前瞻的眼光,矢志追求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我們崇尚追求卓越,堅守專業,以一股認真負責的熱情,竭誠為您提供最佳服務。我們期待您的來訪與聯繫,讓世弘壓克力與您並肩前行,成為您事業成功的最佳夥伴!
為什麼需要治具?
在製造業中,治具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它是為了滿足特定製程需求而設計製作的,包括固定、支撐或者操作工件的特殊工具或裝置。
治具在製造過程中具有保證工件在正確位置上精確加工的功能,以達到精準度的需求並保證生產的穩定性和效率。
治具的種類眾多,例如夾具、模具、切割治具、檢測治具等,各有其特定的應用範疇。
夾具主要用於固定加工對象,以確保其在加工過程中的位置準確;模具則廣泛用於成型工藝,如壓鑄、鍛壓、擠壓等,以形成特定的產品形狀;切割治具如鉆頭、刀片等,主要用於各種切割工藝;而檢測治具則用於確保產品質量,通過各種檢測方式確保產品的尺寸、形狀和位置等符合設計要求。
而專業治具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首先,治具能確保在製造過程中工件的準確定位,減少人工誤差,進而提高產品的一致性和精確性。其次,透過專業的治具設計和使用,可以實現生產流程的標準化和自動化,從而提高生產速度,減少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此外,專業治具的應用還能提高工人的工作安全性,減少工作風險。因此,專業治具是現代製造業實現高效、高品質生產的重要工具。
世弘CNC加工技術
在世弘壓克力,我們專注於利用CNC加工技術來提供無與倫比的製造服務。
CNC加工,全名為電腦數控加工,是一種以電腦為基礎的自動化控制技術,讓我們能處理最複雜的形狀和細節,同時確保每一個產品的精確度和一致性。
對我們來說,CNC加工不僅是一種製造技術,它也是一種改變傳統製造業的革新方式。
CNC加工讓我們能夠大幅提升生產效率,並確保我們生產的每個部件都有著完全一致的品質和尺寸。這種精度和一致性是傳統加工方法無法達到的。
世弘壓克力的CNC加工服務以其高精度和快速交貨聞名。我們的專業團隊能夠有效地處理各種複雜的設計和細節,並確保我們的客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到他們需要的產品。
我們的服務在眾多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包括航空航天、半導體、電子業、汽車製造、醫療器械,甚至藝術和珠寶設計。
治具、CNC加工與壓克力加工的緊密連結
在世弘壓克力,我們深深了解到治具、CNC加工與壓克力加工這三者之間的緊密連結。這三者的相互依賴,共同助我們打造出高品質的產品,並提供給客戶高精度和快速交貨的服務。
治具在我們的製造流程中起著關鍵性的角色,它確保工件在正確的位置上精確加工,以達到我們的高精度需求。而CNC加工則讓我們能夠有效地處理各種複雜的設計和細節,並確保我們的產品具有一致的品質和尺寸。最後,壓克力加工使我們的產品具有獨特的外觀和特性,進一步提升了我們的產品質量。
這三者的相互依賴並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結合。在世弘壓克力,我們將它們融合在我們的業務模式中,並將它們的優點完全體現在我們的產品和服務中。治具、CNC加工與壓克力加工的結合使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生產出高精度的產品,並快速地交付給我們的客戶。
治具、CNC加工與壓克力加工的結合對現代製造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讓製造過程更加自動化和精確,並能更快地回應市場需求。這樣的結合也開創了新的商業機會,讓我們能為客戶提供更多元和更專業的服務。在世弘壓克力,我們樂於接受這樣的挑戰,並期待著為您提供我們的專業服務。
我們的壓克力CNC作品, 治具精度有目共睹
雷射雕刻技術
世弘的雷射雕刻技術,正改變著壓克力加工的規則!這項獨特的技術,利用強大的雷射束在壓克力表面刻劃,如同魔術師般精準地移除材料,創建出我們的夢想圖案或文字。
雷射雕刻,這項高度精確且充滿藝術感的技術,可以展現出令人驚嘆的細節,將壓克力轉化為各式各樣的精美產品。無論是獨特的標牌、獎勵的獎牌,或者裝飾你生活空間的擺件,雷射雕刻都能為你帶來超乎想像的美感與質感。
我們的雷射雕刻作品
攻牙/金屬牙套加工
攻牙/金屬牙套的工藝,如同巧匠雕琢寶石,是壓克力加工中不容忽視的關鍵步驟。想像一下,我們在結實的壓克力零件上精確地加工出螺紋,讓它能與其他部件完美結合,如同破殼而出的蝴蝶翩翩起舞。
金屬牙套則是我們的保險策略,這些堅固的金屬配件有如戰士的護甲,鞏固壓克力螺紋部分,使其更為強韌,提高結構的堅硬度與耐用性。這些微妙而獨特的工藝,讓壓克力產品的組裝和使用變得穩如磐石,持久耐用。
這是攻牙/金屬牙套的魅力,它們在壓克力加工中悄悄地扮演著重要角色,讓每一個壓克力產品都有著最穩定的品質和最長的壽命。
我們的攻牙/金屬牙套作品
壓克力黏合技術
壓克力是壓克力加工的壓軸戲碼。它將各個精心加工的部件,透過專業的黏合技巧和專用膠水,組合成為一個完整且美觀的藝術品。
選擇適合的壓克力黏合劑,對於提高產品的品質和壽命有著關鍵的作用。
壓克力黏合的過程中,有幾個要注意的重要樂章。首先,我們必須選擇專門為壓克力材料調製的黏合劑,以確保精確的附著力和持久的耐用性。
其次,壓克力表面必須進行精細的清潔和去油,確保最佳的黏合效果。最後,我們必須控制好黏合劑的用量和黏合壓力,讓接合處無縫並且無殘膠,讓整體作品展現出完美的和諧。
我們的壓克力黏合作品
在選擇壓克力加工廠時,應詳細了解其技術水平、設備配置和質量控制流程。只有選擇具有一定實力和信譽的壓克力加工廠,才能確保產品達到理想的效果。同時,與壓克力加工廠保持良好的溝通,確保您的設計需求和期望得到充分理解和實現,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滿意度。
無論您的需求是製作精緻的展示架、獨特的標誌標牌還是實用的家具,專業的壓克力加工技術都能為您提供最佳解決方案。選擇專業的壓克力加工廠,讓您的創意和設計成為珍貴的現實,同時也為您的企業或個人品牌增添獨特的魅力。
新竹CNC壓克力加工中心作為壓克力加工領域的翹楚,世弘想強調的是,當您在尋找壓克力加工廠時,您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供應商,而是一個堅實的夥伴。探究其技術實力、設備水平和質量監控機制,就如同探索潛在伙伴的品性一樣重要。唯有選擇具備專業實力和良好信譽的加工廠,您的產品質量才能達到最高的預期標準。
此外,與加工廠保持緊密的溝通,將您的創新設計和期望精確地體現在產品上,這是提升產品品質和客戶滿意度的另一個關鍵因素。
無論您的需求是創建一個引人入勝的展示架、設計一個獨特的標識標牌,還是製作高精度治具,世弘專業的壓克力加工技術都能夠以無與倫比的專業能力為您提供最優質的解決方案。選擇專業的壓克力加工廠,讓您的創新和設計轉變為可觸摸的現實,為您的企業或個人品牌注入獨特的吸引力,讓您在人群中獨具一格。臺北CNC壓克力鑽孔
當第一粒春芽破土而出 一切顯得生機勃勃 瑯瑯的讀書聲映入耳簾 青春總在尋覓中度過 夢想就在不遠的未來 當第一縷陽光灑滿大地 一切顯得熱情似火 煩躁的蟬鳴聲映入耳簾 青春總在拼搏中度過 幸福就在不遠的未來 當第一陣秋風迎面吹來 一切顯得得意圓滿 啾啾的鳥叫聲映入耳簾 青春總在收獲中度過 美好就在不遠的未來 當第一片雪花歸于塵土 一切顯得莊嚴美麗 沙沙的掃地聲映入耳簾 青春總在遲疑中度過 頓悟就在不遠的未來 >>>更多美文:自創現代詩
端午插艾 文/張麗娜 蒲艾和端午的關系,就好比門神與春節。門神的寄寓是驅邪辟鬼,蒲艾的作用是祛病防疫,二者最鮮明的“旗幟”,都是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 在端午節還未成為國家法定假日之前,民間的端午,那是過得素樸、淡雅而輕快。人們每逢節日來臨,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賽龍舟等。在我們這一帶,因遠離江海,所以除了賽龍舟一項,其他端午習俗應有盡有。記得小時候在北中原老家,因江米稀少、葦葉根本就沒有,家里人為了讓我們吃上一頓香噴噴的粽子,常用當地普通大米作原料,拿蓖麻葉代替包粽子的葦葉,加入的白糖少之又少,有時干脆就用糖精替代,可就是這樣不正宗的粽子做法,依然讓我們吃得大快朵頤。 端午插艾,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顯得“奢侈”和不經意多了。記得北中原鄉村的艾草,大都是長在墳塋和荒草角落處,它們的地位卑微、境遇尷尬。除了端午節前后,它們能“揚眉吐氣”一回,其余日子大都隨風而長,伴雨而衰,默默無聞,終其一生。 隨著時代變遷,人們的溫飽問題沒有了,精神層面的追求日臻被提上“議事日程”。民生、民俗相互依存,彼此滋養,無形中增加了人們富裕起來的生活情趣、生活品位,提高了生活水平和生存質量。人們不再把吃、吃什么、如何吃放在首位,而是將“玩與樂”有機地融入到“幸福夢想”中。所以時下的端午插艾,也便比端午吃粽子愈發顯得“有品位”些。 我曾在城市的超市里看到產地不同的優質大米,以及綠瑩瑩、鮮亮亮的成捆葦葉,還有冷藏柜里各種各樣的速凍粽子等,但我都盡顯“審美疲勞”,了無一點興趣。我身邊許多人面對這些東西,也大都是觀看、搖頭、笑談而已,而對如何將它們購買回家,“百里不挑一”的才持欣然態度。 再觀菜市場、街尾陋巷適時擺起的蒲艾攤,男男女女見了都會露出愉悅神色。駐足選一把,下車買幾棵,回家插于門楣或門框兩邊,“懶惰者”干脆就地豎立于大門兩側,其對端午插艾的現實贊同與美好期欲,不遮不掩地就顯現出來。 端午插艾,傳說是一種源頭,民謠是一份肯定,如何做、怎樣傳承才是初夏時節如蒲艾一般芬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端午插艾,插上了一份來自自然的健康,插上了千百年來的養生之道;端午插艾,體現了人們維護“原生態”、修復“順農時”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豐富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傳承力。 端午節來臨,讓自然之艾為我們“站崗”吧,沿襲了兩千多年的艾的清香,將永遠在我們心中飄逸! 端午是浸在艾香中的鄉情 文/張宏宇 “五月五,午端陽,家家戶戶插艾忙。把艾插在門外邊,驅蟲辟邪又吉祥。”每年端午聽到這首兒歌,便會勾起我濃濃的思鄉之情。 在艾香彌漫的日子里,慢慢剝開往事,仿佛整個故鄉包裹葦葉之中,便會有一種清香的味道。我喜歡聞艾的香味,這香,是從兒時就浸在心里上的。不管漂泊多么遠,不管過了多少年,艾的香味都會浸在我的記憶中。尤其是當端午節來臨時,艾的香味就會從遙遠的故鄉徐徐而來,熏醉了我思鄉的夢,用心傾聽艾葉散發的宛若天籟的鄉音,那是一種美好的思鄉之情。 每到五月初五,母親便會割一大包野艾回來,插在大門兩旁。說能辟邪,也是風俗。艾,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藥,在農村,很普遍,它生長在田間地頭。艾有濃烈的香味,酷似中草的藥味,濃濃的艾香便沁滿我的心扉。粽香和著艾香,便組成了故鄉的味道。 每逢端午倍思親,故鄉的端午,總是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味道,點起長長的艾香,包好精致的粽子,做好香甜的糍粑,在艾香的熏陶下,感受著別樣的節日氛圍,那種感覺,是鄉味,更是家的感覺。在家鄉,每年端午來臨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采集艾葉,艾葉都是整條枝干剪回來的,懸掛在門框上,艾葉打上了故鄉的標簽,刻在了我記憶的深處。 故鄉的端午節,有吃粽子,吃雞蛋,賽龍舟等風俗,但都遠不及家家大門兩旁插艾,那是必不可少的。端午節那幾天,整個村子里到處彌漫著艾的清香。遙想故鄉的溝邊地頭,那一片片,一叢叢的野艾隨風搖擺,在田野里,在陽光下,是故鄉一道美麗的風景。每至端午,我眼前便會浮現家鄉的艾草,艾的香特別醇厚,鄉愁浸泡在其中,我知道那種叫做鄉思的情愫,就是鄉情。 離家很多年了,遠在外地,每到端午節時,濃濃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頭。故鄉的山水,故鄉一草一木,時常會縈繞在我的眼前,只要有艾香的味道,讓我仿佛間回到了故鄉,那種艾的香氣是來自我心底的,永遠也不會變味,那是故鄉獨有的味道。端午對我來說,就是浸在艾香中的鄉情,一葉葉的艾香,一片片的鄉情,端午節的香味在綠色的粽葉間蕩漾開了,艾香在心中了。 “端午”在國外 文/譚秋 端午節是中國人民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民間節日。但國外一些國家,也有過端午節的習俗。節日期間,這些國家會以不同形式去慶祝,場面也相當熱鬧。中國特有的節日文化,已經慢慢地延伸到了許多國家。 韓國 韓國曾成功地將“江陵端午祭”申遺,為此還曾引起很大爭議。在韓國的江陵地區,“端午”是個重要的節日。不過在韓國,端午并不吃粽子,更沒有龍舟比賽。 韓國也稱五月初五為“重五”、“端陽”,對中國的偉大詩人屈原,許多韓國人都很熟悉,但端午在韓國有了自己的特色。普通家庭在端午節一般做些糕點或者買些糕點,比如當地特色的“車輪餅”,然后全家人去參加端午祭活動。姑娘們用菖蒲根做成簪子別在頭上,男人們則將菖蒲根纏在腰上,孩子則用菖蒲水洗頭發。端午最有代表性的娛樂活動就是女性聚在一起蕩秋千,男人聚在一起摔跤。端午當天,也有將曬干的艾葉放在大門旁邊以除災驅邪的習俗,韓國人喝菖蒲酒,還將扇子作為禮物贈送,不少商家趁此機會熱賣扇子。 朝鮮 朝鮮人民和韓國民眾過端午節的方式大同小異。農歷五月,是朝鮮農民收獲大、小麥和進行水稻中耕除草的季節。他們的端午節,實際是農忙期間農民的一個愉快的傳統休息日。端午節這天,人們要帶著初夏的珍貴物品——艾餅和松皮餅去祭奠祖先,以示對已故親人的緬懷。此外,朝鮮慶祝節日的方式也有蕩秋千、摔跤、制作團扇等。其中自制折扇、團扇贈送親友的習俗對于朝鮮手工藝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日本 中國和日本一衣帶水,日本的許多民間風俗是古代從中國傳入的,如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節日,逐漸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風俗。日本的端午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又定為男兒節(男孩子的節日)。在端午節,人們吃粽子、飲菖蒲酒,他們的粽子主要是長錐形,不如中國的品種多。不過日本是在陽歷5月5日過節。日本過端午節,很多家庭都要在房頂或院內的旗桿上掛色彩鮮艷的各式鯉魚旗。鯉魚旗分黑、紅、藍三色,各色均有指代意義,黑的是父親、紅的是母親,藍的是兒子。做父母的都期望自己的孩子仕途順利,一舉成名,鯉魚旗寓寄鯉魚跳龍門之意。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華人有600多萬,約占全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馬來西亞的華人社區,每一個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是假日。節日活動在馬來西亞是無論老少都一起參與的,節日的氣氛很濃厚,尤其是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也一定會有賽龍舟。在馬來西亞有很多的會館,他們都會派出自己的代表去組隊,參加賽龍舟。當地人也喜歡吃粽子。他們吃的粽子,特點是個頭大,除鮮肉粽、火腿粽外,還有豆沙粽、椰蓉粽等,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端午的愛意“蘭湯” 文/王霞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子瞻一闋浣溪沙,寫盡端午女兒佳話。上篇描述她們節日前進行的各種準備,下闕刻畫她們按照民間風俗,彩線纏玉臂,小符掛云鬟,互致節日祝賀的情景。 “明朝端午浴芳蘭”即沐蘭湯,我的家鄉是用隨處可見的松、柏、桑枝、艾葉等平凡藥草,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可祛暑毒、除熱痱;“彩線輕纏紅玉臂”是指長命縷,俗始于漢代,以后相沿成習,直至近、現代,也就是今天的五彩線;“小符斜掛綠云鬟”指佩飾,舊時江浙一帶端午時,婦女常佩戴一種飾物。我想這大概就是端午特制的步搖了,真真兒是女子專用的裝飾品。 五彩絲線長命縷,山花一枝代步搖。艾草月季加薄荷,媽媽為我備“蘭湯”。 母親雖從小過著貧寒的生活,可卻識文斷字,注重生活的細節點滴。普通日子里的每一樣,都可以不考究但必須精細。那時節條件差,誰家也沒有浴室。年節時,攜家帶口去澡堂,平時都在盆里洗浴。做木匠的父親,不知何時打了一個大大的腰子盆,對小小的我來說是闊大的,也是一份欣喜。平時洗浴,家里人都是錯開的,也不勤,倒還好。唯獨端午不行,一家人都要藥浴。尤是北方涼爽的天氣,媽媽也會忙得汗津津的。 這一天晚飯通常都比較早。收拾好碗筷,媽媽就會搬出大蒸鍋煮洗澡水,先燒好幾暖瓶開水,再把水桶里早已泡好的草藥放進鍋里煮。這些藥草,沒有一樣是買的:艾草是在河灘里拔來的,車前草是從大堤上挖的,還有桑葉、柏枝、松針,這些樹隨處可見。而薄荷是媽媽在院墻旁精心種的,寬敞的院子里月季是從春天開到秋了,還有茉莉、鳳仙,樣樣都是隨手可得。 印象中,這一天,爸爸都會在單位洗了澡回來。飯后就在葡萄架下乘涼。媽媽煮好第一盆藥湯,先讓爸爸洗。沒等媽媽第二鍋煮好,爸爸就洗好了,依舊在葡萄樹下喝茶。 隨后,我和姐姐跟著母親進到與廚房相鄰的小房間。昏黃的燈光,氤氳的水汽和濃濃的草藥香混合一起,在狹小的空間里彌漫著。 媽媽先用溫開水給我洗了一遍,再泡藥澡。我們的“蘭湯”和爸爸不同,媽媽早就采了好多花瓣放在浴湯里。姐姐要自己先洗清水澡。這時候,媽媽會把我的長辮子盤好,用毛巾包上,然后才細心地用藥湯為我沐浴:把花瓣和薄荷葉在我的身體上揉搓,紫紅、淡粉、潔白、碧綠……媽媽的手修長、柔軟,動作利落,連耳根也不放過。等姐姐自己洗完,我也沐浴結束。這藥浴是不沖洗的,直接抹干身體,穿好衣服,除掉毛巾。我就跑出去找爸爸,通常會有一碗晶瑩剔透如瑪瑙般的櫻桃出現在眼前,這是爸爸專門給我買的。等姐姐出來,我就會再跑回去,我要幫媽媽洗。一盆“蘭湯”,尚溫,母親殿后。我學著媽媽,把花瓣鋪滿媽媽的后背,用兩只小手慢慢揉搓。是的,那時候,媽媽的身軀已經不挺拔了,微微有些駝…… 這樣的節日,過了多少個?不多。在父親生病的那一年戛然而止,那一年,我才9歲。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母親的布衣素服,在我眼里,勝似燦若云霞的錦緞;她用蕙質蘭心的愛意將我浸染,以致到如今,身軀都有若有若無的草藥味道,這該就是媽媽的味道吧!!! 想念,和父母一起過的端午;思念,母親親手料理的“蘭湯”…… 端午節的禮物 文/曹少華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代詩人文秀這首詠端午的千古絕唱,不僅表達了詩人對屈原的深切同情,還使人們對端午節和屈原有了更深的印記。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每到端午節,人們就會別出心裁,用各種形式緬懷屈原,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草……不一而足。 關于包粽子和賽龍舟,還有個古老的傳說:原來屈原是楚國三閭大夫,由于奸臣誹謗,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納他聯齊抗秦的主張,反而將他放逐。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的國都。屈原聽到這一消息,非常悲痛,于五月五日懷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人們從四面八方劃船趕來搶救,并把粽子投入江中給魚蝦吃,以免傷害屈原的尸體。這就是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 千百年來,人們用各種形式緬懷屈原,本無可非議,但如果僅僅停留在賽龍舟吃粽子這些事上,只有身體的愉悅,沒有心靈的升華,這絕不是屈原當年投江喚醒民眾的初衷;若僅僅是傳承歷史文化,也是遠遠不夠的。緬懷屈原,也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特別在全國人民向中國夢闊步前進的今天,更應該賦予其新的內涵。 年輕的父母,當你們剝開粽子,將香甜的粽肉喂給孩子時,千萬莫忘了:講講屈原的故事,讓粽子不僅香在孩子的嘴上,還要甜在孩子心里,讓愛國的種子在孩子心田發芽,生根,成長,使他們成為明天的希望……這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是送給屈原最新的禮物。 博學的老師,當你們領著學生在大湖大江邊觀看龍舟比賽時,千萬莫忘了:引領學生目睹龍舟飛浪和耳聞《離騷》天籟的同時,還要引發出他們“上下求索”的激情,讓他們成為明天的科學巨人……這是送給學生最好的禮物,也是送給屈原最新的禮物。 虔誠的人們,當你們門插艾草,手捧雄黃酒時,千萬莫忘了:抵御病毒侵害的同時,更要抵御邪惡的入侵,像屈原那樣,多一點剛正不阿的正氣,少一點同流合污的劣根,讓我們共同創造美好的人間……這是送給你們自己最好的禮物,也是送給屈原最新的禮物。 端午節,親愛的朋友,莫忘給屈原送新禮。 端午情濃 文/陳梅 兒時總盼望著各種節日的到來,節日里,不但有各種平時吃不到的食物,最重要的是會覺得家里變得熱鬧了許多。那時不懂這熱鬧是因為親人的團聚所營造的氛圍,慢慢的長大了,懂得了節日之于我們,不僅是形式上的熱鬧更是心靈上的慰藉。 現在,我又可以回家了,在五月粽葉飄香的時節里。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言為屈原。”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來的。然而,在幾千年后的今天,在紀念屈原的同時,端午節已經成為了一個傳統刻入了人們的生活,那些傳統的習俗更是讓我們不能割舍。 吃粽子便是首當其沖的一點。買上新鮮的粽葉、幾斤糯米,再配上紅棗、紅豆或者臘肉,簡單的材料卻做出了別具風味的食物。媽媽總是做很多粽子,然后去分給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當然,我們也會吃到他們做的粽子,在分享中,不僅吃到了各種口味的粽子,更能體會到鄉村人質樸的情感。這種情感寄托在小小的粽子里,被我們無限放大。 我們家在端午前后,回去采摘很多艾葉。艾葉用途很廣,傳說可以驅邪避災。我們把艾葉曬干后,捆成一把,放在門上,無論有沒有作用,心理上總有些安慰。當然,除了驅邪,艾葉還可以用來熏蚊蟲,可以用來泡腳,因此,鄉里人都會在家里備辦些,以便不時之需。 記得小時候,媽媽不會做咸鴨蛋,我們吃的咸鴨蛋都是從姑婆家里拿來的,但今年,我卻發現媽媽做了一些,問她原因,她說:“你姑婆老了,不能老讓她做,我也得學著做,不然以后就吃不到了!”簡單的咸鴨蛋,卻是一代代人精心傳承下來的成果。我想,以后我也會學著去制作咸鴨蛋,并且也會教給我的孩子。有些東西,便是這樣保存下來的,歷久而彌新。 吃了粽子和鴨蛋,泡了艾葉澡,這個端午便算過完了,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我卻很滿足。家是一個港灣,在外不論多么辛苦,回到家中,短暫休憩,便會精力滿滿。我又要背上背包離開家,然而,粽葉的清香卻在我的心頭縈繞,永不散去。 記憶里的端午節 文/朱鐘洋 小時候,家住山區,屋后有茂密的粽葉林,粽葉又大又長,是包粽子的上好材料。端午節前夕,母親總要上山采摘很多很多的粽葉,但不是用來包粽子的,而是用來賣錢的。 當端午節過后,村里的粽葉收購點關了門,母親才匆匆忙忙回家,找來一把又小又皺巴巴的粽葉,包幾個糯米粽子和花生粽子,放入鐵鍋。當鐵鍋里冒出“嗤嗤”的熱氣的時候,我們姐弟便圍在鐵鍋旁,吞著唾沫。當然,母親包的粽子味道美極了,那是外婆傳給母親的手藝。吃一口母親包的粽子,我們很快忘了端午節已過的事實,反而覺得,我家的端午節比別人家的要多過好幾天,也過得更加快樂些。 等我們姐弟讀初中的時候,母親因為夜以繼日地勞作,才四十多歲的她已弓起了脊背,腿腳還患上了風濕骨痛,無法走進大山去采摘粽葉了。不過,端午節依舊是母親最忙碌的節日,因為母親找到了新的營生——走村串戶賣粽子。在山里,因為自家包粽子的人家很多,只有那些家境寬裕的年輕人才舍得買粽子吃,所以,賣完一擔粽子,母親常常要走上幾十里地,走二十多個小村莊。 當然,母親走村串戶賣粽子的時候,我們姐弟也沒有閑著。大哥和大姐走進了山里的粽葉林,采摘粽葉;最小的我則在家包粽子、煮粽子。每天,看著母親走進屋來,仔仔細細數著賣粽子得來的錢,我們姐弟甭提多高興了。偶爾,母親擔子里有幾個沒有賣完的粽子,母親便分給我們一人一個,那份甜蜜,我們至今都還記憶猶新。 后來,我們姐弟一個個離開了母親,進城謀生,生活越過越好了。但,每逢端午節,不管離家有多遠,我們必定回家,吃幾個母親包的粽子。因為,只有母親包的粽子才可以吃出生活的酸甜苦辣咸來,才可以吃出苦也樂的生活來。 >>>更多美文:好文章
看錄像的女孩 文/魏俊艙 夜幕降臨,距鄉政府不遠的地方響起了高音喇叭,干部們說今晚要放錄像了。上世紀80年代初,縣文化館組建起了以文養文錄像放映隊在各鄉鎮巡回放映。這是個邊遠的山區鄉,鄉政府建在山梁之上,群眾看錄像是看稀奇了。 晚上無事,睡覺尚早,我湊熱鬧拿只小凳子也去看錄像。那里曾是鄉辦木工廠,已停辦幾年,房子拆了,空留一個較大的院子,錄像就要在那里放。村里來的觀眾已經不少。因要售票,一部分人轉轉就回去了,入內的并不多。我買了票,進院子找了個地方坐下。 初冬夜晚的天氣已經很冷了,盡管四圍有土墻遮堵,還是北風嗖嗖,寒氣透骨。不到一個小時,一半觀眾挨不住冷走了。我旁邊的幾個孩子也騷動起來,一個女孩呼叫:“穗穗!回,冷得很。” “不,我要看哩!”應聲的是個更小的約十一二歲的女孩,她站在我旁邊。那個女孩就來強拉她的胳膊,小女孩拽著身不走。那個女孩生氣地罵了一句:“凍死你!”便和別的幾個孩子走了。我和小女孩的旁邊頓時空出一塊地方,人少了更冷得難以忍受。小女孩回頭看看遠去的伙伴們,燈光映照下瘦俏的臉上有了反悔的神色,但稍滯即逝。大概是為了取暖吧,小女孩往我身邊攏攏,正正站姿,兩手往袖管深處搡搡,囁嚅著說:“我要把我兩角錢看完了哩呵!”小女孩又安靜地看起來,臉上恢復前狀,是驚奇與歡樂。小女孩只是給自個兒說,沒有人去留意她說的是什么,但我聽得非常清楚。小女孩的話讓我知道,她抗拒著寒冷不回家,一是迷戀銀屏上的故事,二是不愿白花掉她那兩角買票錢。要知道,那年月的兩角錢對經濟十分落后的農村來說,不是小數字。嬌小稚氣的小女孩兒,套穿著可能是媽媽的一件藍布大襟舊棉襖,寬大的衣擺垂下來遮住了腿的全部,只露出兩只腳尖,整個兒看去似倒置的山里人用藤條編織的養蜂斗,看得出媽媽是給她做好了御寒準備的。雖然如此,她還是冷得嗦嗦顫抖,兩只翹起的羊角小辮兒抖動得更厲害。過了一會兒,她臉上的那種表情也沒有了,只是呆呆地向著銀屏,頭略歪著,光暗,看不清她圓圓的臉蛋上是否還存在著紅潤,兩串欲垂的清涕在銀屏的映照下閃著晶瑩的光。她冷不丁一個噴嚏,又是一個噴嚏,清涕就落在她的袖頭上,鬧得她不知所措,半會才摸出手絹抹掉。 我被小女孩兒的堅強忍耐所感動,但我不忍勸她回去,只好陪著她一同挨凍受罪。 過了一會兒,我悄聲問小女孩兒:“穗穗,你的兩角錢看完了嗎?”小女孩兒一聽,吃驚地睜大眼睛看我,她始知我在注意她,當她反應過來時,頭一擺笑了。她沒說話,那笑就是回答了我。我想,她想說話那凍僵的嘴都說不成了哩。她回頭朝身后及周圍看,我以為她受到刺激改變主意,尋找是不是還有未回去的伙伴要一起回去了。我有點后悔,但又希望她回去,兩角錢買這樣的凍劃來嗎? 小女孩兒只那么看了看就恢復了先前的樣子和神態,繼續看著銀屏。 過了約半個小時,我對女孩兒說:“孩子,回家吧,下次看行嗎?”女孩蠕動了幾下嘴唇才開了腔,說:“不,媽媽不給錢。”喲,是這樣……這是她唯一看錄像的機會了? 錄像放完了,已經很少的人便呼啦啦散去。小女孩兒那個蜂斗似的僵著腿急急移動的身影,擦著地皮兒消失在人群中了。 我躺在床上總是睡不著,頭腦里出現的并不是銀屏上的故事,而是那個小女孩兒:穿著媽媽顯寬顯長又顯舊的棉襖,緊一陣慢一陣不住顫抖的小辮子,一串欲掉不掉的閃著晶光的清涕…… 愛童話的女孩 文/李沁宇 我從小就喜歡讀童話,那些小小的童話故事,不但滿足了我聽故事的欲望,并且讓我懂得了善良與虛偽,美與丑。 經典童話故事里不朽的氣息似一條毛毯,是可以圍繞與覆蓋著你的。一個人,離美妙的童話有多遠,離高雅就有多遠;一個國家,離童話中的美好有多近,離文明就有多近。許多女孩小時候都想成為那美麗的白雪公主,而我卻鐘情于灰姑娘,因為灰姑娘的故事讓我懂得了善良與高潔。只要勤懇努力,總會到達勝利的彼岸。 童話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節,主人公的機智聰慧或麻木不仁,讓我懂得了一個又一個哲理。小紅帽的故事使我懂得了:在遇到危險時,要沉著冷靜,因為你越害怕,敵人就會越強大。皇帝的新裝讓我看到了國王的愚蠢,大人的虛偽,我們應該學習故事中那個小孩,做到是非分明。 童話故事帶給我許多人生的體驗與感悟。跌宕的情節,完美的結局,美妙的故事,使我成為一個愛讀童話的女孩。 曾夢想過遨游在童話的世界中,這是一個愛讀童話的女孩的粉紅色的夢。 一個女孩的夢想 文/米恒瑞 這學期一開學,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節目講了三個夢想類型:一是有夢想才會有動力;二是有夢想才會有堅持;三是有夢想就能出彩。有一個故事令我深受感動。 一個女孩,名叫付麗娟,只有13歲,自小就有飛天夢,她報名參加了八一跳傘隊的選拔。歷盡千辛萬苦,跨越想象不到的體力挑戰、意志挑戰,她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堅持了下來。她臉上洋溢著自豪和快樂說道:“當她在空中遨游時,沒有煩惱,沒有束縛,在空中可以獲得自由”。 我羨慕這種眼神、這種自信、這種陶醉。 她能在13歲時進入代表中國軍隊跳傘最高水平的隊列——八一跳傘隊,每天都要經過極為艱苦的訓練,長距離跑步、登山、俯臥撐、仰臥起坐……人曬黑了,笑容依然綻放。在節目中我可以看出付麗娟的執著努力與對于飛翔夢的追求。對家的懷念,忍在心里。付麗娟想念四年未見的奶奶,主持人滿足了付麗娟的愿望,當她見到自己的奶奶時,堅強的她,也禁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我們也為之動容,內心里升騰起敬佩。 對于付麗娟來說,可能她完成飛翔夢的路還很長很長,她可能不斷會面對成功和失敗。但是每個人對于她今天的努力,不能不心生敬佩。 有夢想才會有動力,有夢想才會有努力,有夢想才會有實力。她就是我們的榜樣。 吹笛子的女孩 文/張靜涵 深秋的傍晚,我站在西安易俗社大劇院的舞臺上,雙手接過陜西省民族器樂大賽竹笛一等獎的證書時,閃光燈、掌聲撲面而來,我的心激動不已。我從一個膽小、內向的女孩,成長為能站在舞臺上吹奏笛子,并獲得省政府頒發的大獎,這其中包含著多少親人對我的關切之情呀,其點點滴滴讓我難以忘懷。 我的父母不是搞音樂的,但我舅舅是一名竹笛演奏家,可以說我是從小聽著他的笛聲長大的。說起我跟舅舅學吹笛子的事,那是四年前,舅舅舉辦了一次竹笛獨奏會。看到舅舅站在舞臺上那么瀟灑,所吹的曲子時而低沉憂傷,時而歡快奔放,其精湛嫻熟的演奏水平,令觀眾贊嘆不已,我被驚呆了,原來小小的笛子竟能給人帶來這么多的愉悅和享受,我要跟舅舅學吹笛子! 一開始,舅舅教我學指法,我照著他的樣子用手指按住笛孔,不停地變換。接著又學吐氣,用氣來吹響笛子。這兩個基本功練得我手指發疼,嘴唇發麻,卻怎么也吹不好,我就很煩躁,心想:吹笛子太難了,我不吹了。這時,舅舅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吹笛子一定要練好基本功,并且要堅持苦練下去,才能有成果。”并時常鼓勵我,增強我的自信心。慢慢地,我的手指越來越靈活了,吐氣也不費勁了,基本功學會了,能吹曲子了,我好高興!心想,多虧舅舅打氣、鼓勵,才有了成果。真是一個好舅舅。 學會了吹笛子,要吹得好可不容易。要學新技巧,學新曲子。每到晚上,寫完作業,媽媽就成為我的觀眾兼“老師”,坐在我對面,聽我吹笛子,大多是指出我的不足。有時我不服氣,覺得媽媽在找茬。而媽媽從不讓步,堅持讓我練好為止。記得有次跟老師學吹花舌,這個技巧很難,有的人一年都學不會。我學了一下,不行,吹不了,就放下了。一個晚上,從外邊回家的路上,媽媽逼著我用嘴練習卷舌音,一路上,不知練了多少下,終于有了起色。回到家,我拿起笛子就練,耶,還真有模有樣了,終于學會花舌了,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看著媽媽,真是心存感激。 為了鍛煉我的膽量,增加演出經驗,一年四季,冒著酷暑嚴寒,爸爸陪著我參加西安市少年宮的排練和演出,我在里面排練,他在外面等候,有時為了我的演出,他連飯都顧不上吃,卻沒有一點怨言。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知道這就是父愛。 幾年下來,通過鍛煉演出,我的笛子演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十級等級考試證書,并獲得了一個又一個比賽的好名次。笛聲不僅讓我在音樂的海洋里盡情地遨游,享受著其中的快樂,而且讓我擁有了自信,增強了戰勝困難的勇氣。我知道,這一切都離不開親人給我的力量,是他們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備感溫暖,有了上進的動力,進而走得更穩更好。 魔術在小女孩身上發生 文/任萬杰 周彥對魔術很有研究,本來她想靠魔術吃飯,可是現實的生活告訴她不能,迫于生計,她開了一家小飯店,為了招攬顧客,就給來飯店的客人露兩手,因此生意還不錯。 這天,就在周彥表演的時候,飯店來了一個穿得很破面黃肌瘦的小女孩。服務員來到小女孩身旁,問小女孩吃什么?小女孩說還沒有想好,等想好了再叫服務員過來,服務員走了之后,小女孩用眼睛打量著四周。 離小女孩不遠處的桌子上,有一盤包子,要包子的客人,正全神貫注地看周彥表演。小女孩悄悄地走到包子前,拿了一個包子放進兜里,轉身就要走,這一切被周彥看在眼里。 周彥大聲地說:“下面我要給大家表演一個隔空送物的魔術,為了防止把物品送到外面,請服務員立刻關上門。”服務員一愣,既然老板說了趕緊照辦。 關上門之后,周彥拿出來一枚硬幣,在上面點了一個點,然后說:“這個硬幣現在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下面我數三個數,它就會從我的手里消失,然后進入某個人的兜里,大家一定要好好找找。” 說完周彥數了三個數,喊了聲“沒”,硬幣真的在周彥的手里消失了,大家趕緊開始翻兜,離周彥很近的客人,驚叫一聲站起來拿出帶點的硬幣,大家都說神奇。 這時候,周彥笑著說:“硬幣太小了,我找一個大一點的東西,方便大家看清楚。” 周彥也從那個盤子中拿出一個包子,大家都睜大了眼睛,周彥還是數了三個數,說了聲“沒”。包子神奇地在周彥手中消失了。周彥讓大家開始找,就在大家忙碌的時候,周彥指了指小女孩,說變到小女孩兜里了,小女孩慢慢地掏出包子,交給了周彥,大家感覺不可思議熱烈地鼓掌。 表演結束,周彥讓服務員重做兩個包子給客人,她把袖子里藏著的包子,再加上小女孩交回來的包子,一共兩個都送給了小女孩,然后說:“什么時候餓了,告訴阿姨,阿姨給你變包子。”小女孩哭著給周彥鞠了一躬,拿著包子昂起頭走了。 有這樣一個女孩 文/葉建輝 從武英高速下站,來到風光秀麗的九資河圣人堂村,雄偉氣勢的筆架山下,烏桕(俗稱木梓)紅葉樹散落田間溪流旁,錯落有致,葉冠整齊,人們稱為紅葉村。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紅葉大隊,有這樣一個女孩,鴨蛋型臉,眼晴似一泓秋水,身著碎花夾襖,她叫朱丹妮,是武漢下放女“知青”。 一次偶然,朱丹妮認識了自幼喪父母的王林。朱丹妮閑空之余去他家洗衣補裳。王林向她傳授農活技藝,建立感情,山盟海誓,以身相許。 劉廣賢傾慕朱丹妮多年,得知朱丹妮與王林相愛,向縣革委會舉報王林對“女知青”有不軌,王林被關“牛棚”批斗,后逃逸,被紅衛兵發現追趕,王林沒退路走,跳崖自殺。 朱丹妮聞王林跳崖自殺,傷心欲絕,在屋梁上懸繩準備徇情時,大門被劉廣賢一腳踢開,救起朱丹妮并帶回武漢。 四十年后。本世紀一十年代初。九資河圣人堂的紅葉,是羅田最美最濃的秋色。連續幾年的紅葉節,游客如云,旅店爆滿。許多拍攝者和旅游觀光者慕名而來…… 紅葉村,又有這樣一個女孩。身著紅連衣裙,雙手拄拐仗,蹣跚地欣賞著紅葉。兩只丹鳳含有郁郁情感。 大山里驟雨而至,雙拐姑娘被雨淋透濕,摔倒在田野里,她想起幼年失去雙腳,成年又高考失利,還遇家父車禍去世……便大放悲聲,眼前一黑,昏在田野中。 雨中,姑娘被王思妮小伙子救起,背回家醫治,姑娘醒過來,做夢也沒想到父母們沉積在時光流逝中有一段曠世戀情。原來,思妮母早逝,只有老父王林。老父就是當年和“女知青”朱丹妮相愛被紅衛兵追得跳崖自殺的王林,他在跳崖后被一棵大樹掛住了保住了性命,幸被安徽砍柴人趙大伯救回家療傷年多,十年后,為報答救命之恩,娶趙大伯聾啞女為妻,婚后生子取名王思妮。幾年后,趙大伯和妻相繼病逝,父子遷回紅葉村。 這次被救殘疾武漢姑娘叫劉紅林,她把家世告訴了王家父子。原來,父親劉廣賢救朱丹妮回武漢送至武漢人民醫院療養。十年后,兩人結為伉儷,生一女劉紅林,小時火災失去雙腳,劉紅林志向報考武漢大學但功虧一簣,加之父親劉廣賢又死于車禍,她獨自拄著雙拐來看紅葉散心遭雨淋重感,正在這時,王思妮背回家里搶救。殘疾女王紅林又悲又喜,及向武漢的母親朱丹妮通了電話。 朱丹妮趕到圣人堂與初戀情郎王林相見,穿越40年光陰后,兩人相擁而泣。丹妮拿出繡有“為人民服務”黃挎包,顫抖地掏出那枚寫有情書的紅葉,王林深情地念:“丹妮,我愛你永遠,我就是來生也來找你……”朱丹妮感動說:“王林,你沒有食言,你沒有到來生,四十年的輪回,我們終走到一起了!”這對穿越四十年時空的“老知青”和“紅葉村”老農在這塊土地上落戶成家再續前姻,成了天堂寨人的美談。 紅葉村小青年王思妮和武漢殘疾美女劉紅林難中相識,相知相惜,相親相愛。兩人選擇大別山第四屆紅葉節的良辰,請鎮黨委書記、鎮長當主婚人和證婚人,在葉紅像火、游客如云、笑聲似潮的紅葉節上舉行了隆重婚禮,歡慶的鑼鼓聲、喜慶的炮竹聲、熱烈的歡呼聲喜送這兩個“紅葉二代”走進幸福的婚姻殿堂,轉入洞房。 >>>更多美文:好文章
RR111VEV15E
桃園雷射雕刻壓克力展示架
新北CNCABS加工推薦 》高品質攻牙/金屬牙套服務:提升壓克力製品的結構強度桃園壓克力CNC銑削 》壓克力黏合服務:專業技巧帶來無縫接合的美感
留言列表